<pre id="wtrpq"><ruby id="wtrpq"></ruby></pre>

  • <pre id="wtrpq"><label id="wtrpq"></label></pre>
    <track id="wtrpq"><ruby id="wtrpq"></ruby></track>
    <acronym id="wtrpq"><strong id="wtrpq"></strong></acronym>
  • <p id="wtrpq"><strong id="wtrpq"><small id="wtrpq"></small></strong></p>

  • 紅軍苑 >> 紅軍苑動態               知青園 >> 知青園動態
        
    紅軍苑簡介
     
          為了表達對革命老紅軍的崇敬及對已故老紅軍的懷念,經延安市委、市政府、延安市民政局批準,由延安仙鶴嶺公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一個公益紀念性園區—“紅軍苑”,專門用于安放老紅軍的忠骨遺骸。并于2005年10月30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70周年之際,正式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在七十年前那場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英勇的紅軍將士經過了無人穿行的大草地,鳥跡罕至的大雪山,經歷了死亡之神的沼澤地……在無數次極端慘烈的戰爭中,在環境的極度嚴酷之中,在物質的極度匱之中,有許許多多紅軍戰士犧牲了,有的掉隊了,他們當中也只有少數人能走到今天。時光流逝,老紅軍將遠走了;歲月更迭,后人難以忘卻他們。因此,“紅軍苑”的建園宗旨是:“為了永遠的懷念” 。
          紅軍苑占地13余畝,目前投資2000余萬元,已有180多位老紅軍以植樹葬、草坪葬、花壇葬、紀念碑等形式,在紅軍苑內安葬紀念。
         紅軍苑里安息長眠著原邊區婦聯秘書長高志珍烈士;原八一敬老院舊址馬家灣、李家洼山上集中搬遷的長征老紅軍;有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搬遷安葬的,身經百戰的軍級將領馬國良、李生喜同志;有在延長縣黑家堡鎮楊家灣村集中發現的39位河防戰役中犧牲的紅軍將士;首例以樹葬形式進行骨灰安葬的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葬的老紅軍丘琴、傅彬;來自上海海軍總后勤部的長征老紅軍龍輝;曾榮獲過“人民功臣”獎章的老紅軍范永貴;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副主席薛宏福;長江三峽工程首任指揮官楊占林、鄒飛夫婦;原邊區供銷合作社社長朱繼銀;奧運火炬手、長征女紅軍劉天佑、李明道夫婦;曾被中央西南局表彰為“模范縣委書記”,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字“善于領導群眾”的老紅軍王丕年等。2012年建成紅軍英烈紀念墻,上面鐫刻著陜西省3萬多名紅軍英烈的名字,作家魏巍為此題字“紅軍崖”。
         十年來,社會各界人士十萬余人參觀祭掃了紅軍苑。紅軍苑已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浙江衛視、陜西衛視等媒體報道。2013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從江西瑞金出發重走長征路到達延安,并參觀采訪紅軍苑,用聲音向世界傳遞中國的紅色精神。紅軍苑內相繼開展的“尋找老紅軍遺骸”、“請老紅回家”、“紅領巾飄在紅軍苑”、“走長征路、做長征人”、“記錄最后的紅色聲音”、“為紅軍英烈吹響集結號”、“世界因生命而融合”等百余次主題活動,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      
          紅軍苑也成為延安市一處新的紀念革命先烈,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為延安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發揮著應有的積極作用。

    網站首頁 | 服務中心 | 服務流程 | 網站律師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 延安仙鶴嶺公墓 ©2011-2012  
    公司地址: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棗園大道追遠東路   電話:仙鶴嶺:0911-2322018 豐澤嶺:0911-2822550
    園區地址:m.longhus.com  ICP備:陜ICP備10001282號-3

    亚洲一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pre id="wtrpq"><ruby id="wtrpq"></ruby></pre>

  • <pre id="wtrpq"><label id="wtrpq"></label></pre>
    <track id="wtrpq"><ruby id="wtrpq"></ruby></track>
    <acronym id="wtrpq"><strong id="wtrpq"></strong></acronym>
  • <p id="wtrpq"><strong id="wtrpq"><small id="wtrpq"></small></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