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石浦“鬼”節風俗瀏覽 8069 次 發布時間:2012/8/8 18:03:39 |
||
漁港石浦有個民間節日——放海燈。海燈又稱水燈,農歷7月15日放海燈是流傳于我縣沿海漁村的一項民俗文化活動,石浦港東門尤為盛行。
農歷7月15日,俗稱“鬼”節,據說一年之中只有這一天,“鬼”才 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出來活動。不少偏僻地地方現在還有在“鬼”節祭祀的風俗。祭祀的形式大同小異,無非是擺桌菜,上香點蠟燭燒紙錢,嘴里念叨上幾句祝愿先人的話,完了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頓。這風俗道了海港確演化出了新的內容。沿海漁民為了讓死于海事的親人(即海鬼)盡情歡娛和享用,便家家戶戶扎起各色海燈。 傳說,農歷七月是地獄鬼門洞開的日子,這些日子里,鬼可以四處游蕩,更可以"探親訪友"。要是鐘馗在這些日子撞見了小鬼們,也只好放過一馬了,因為這是法定的鬼的節假日。不過,現在百姓心里早就明白,這一天的"天"與昨天和后天的"天"沒有什么差別,圖的只是一種內心的安慰,一種鬧猛的氣氛。這里一些漁村的百姓,當日歷一翻到七月初,便各顯神通,開始扎制各式彩燈,抓住良機來體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手藝。 海燈有的用絹做,但大多是用紙。有蝦燈、魚燈、蛤蜊燈、蟹燈、荷花燈、海星燈、六角燈、八角燈、寶蓮燈,以及各種和諧的幾何形狀的燈,沒有固定模式。只要做得漂亮,什么色彩、形狀都可以,但海生生物形狀的燈是必須有的。 燈載著做燈人和漁家的希望與祝愿,順著潮流飄向只有它自己清楚的地方。當海燈漸漸遠去,人們也漸漸散了。散去的人掛著一臉的開心和滿腦子的愉悅,披著星光踏著月色往回走。 |
||
|
版權所有 延安仙鶴嶺公墓 © 2011-2012 西安辦事處:西安市高新區高新三路財富中心D座2406室 陜ICP備:陜ICP備10001282號-3 園區地址:m.longhus.com 技術支持:無憂互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