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階段殯葬行業市場化的思考瀏覽 7895 次 發布時間:2012/8/8 16:20:04 |
||
一些權威的國際性社會研究機構預測:殯葬行業將是21世紀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殯葬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殯葬行業市場的問題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這是殯葬行業管理者和實施操作者需要認真考慮和探索的問題。 一、認清殯葬行業打破壟斷局面的嚴峻形勢,積極調整和完善內部機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別是在我國進WTO后產生了許多新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城市老齡化與高風險社會催生了巨大的殯儀消費市場。據專家預測,我國老年人以人口的3.2%速度增長,到2050年31.15%,4億人。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僅凸顯老年人的撫養問題,而他們身后事問題也一樣值得關注。 現在我國每年死亡800萬人,喪葬消費300億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喪葬消費還遠不止這個數字,這將給殯葬行業帶來極大的市場需求和市場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各種殯儀經營實體必將千方百計爭奪市場,國內的企業還有個人的資本,甚至國外的資本也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到殯儀服務經營。殯葬業的市場化已早已不是敏感的話題,方便之門已為個體的資本打開。 據最新資料顯示:全國現有公墓上千家,但歸民政部門經營管理的只有1/3,殯葬用品及設備等早已開放多年,殯葬行業走社會化、市場體系化之路勢在必行: 一是社會成員中一大批企業家、個體工商戶,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具有了再投資、再創業、再發展和再拓寬的經濟基礎。增加了社會參與和占領殯葬行來一席之地的可能性。殯葬事業社會辦的呼聲已有所聞。 二是入世后西方國家有實力的殯儀服務機構憑借先進的殯葬設備、科學的管理方式,進入中國發展的可能性很大。 三是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社會群體對幾千年封建迷信的淡化,人們對殯葬行業已非談虎色變。 四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必然要求殯葬業從壟斷走向社會化、市場化,這是深化改革、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殯葬業的市場化還處于萌芽狀態,民政部門對這一行業已經營多年,有著管理有序、設備齊全、市場先入、經驗豐富、隊伍健全、政府和社會認同等優勢,如果能審時度勢,把握機遇,主動出擊,引進新的機制,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更新設備,牢牢把握殯葬市場的主動權,必將極大地促進殯葬行業良性循環和發展。 二、葬行業市場化應是政府宏觀調控下的社會化 殯葬行業市場化應該是有控制、有秩序的市場化。 首先推行火化,倡導厚養薄葬,破除陳規陋習,在一定程度講是政府的行為,而不是所有群眾現階段的主觀愿望和要求。因此殯葬事業推向市場化的前提是要服從政府的宏觀調控。 其次殯葬設備用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場的局限性很大,所以,殯葬行業的市場化不應該任憑市場調節和隨行就市! 三是殯葬服務有其特殊性,它不僅具有社會服務的特點,而且具有經濟特點。它注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存的特殊服務行業,所以“開放不能沒有原則,競爭不能沒有秩序,進入不能沒有資質”。 殯葬業的市場化應該把握四個要素: 第一、服務項目的開拓要全方位、多層次。 第二、喪葬服務用品要在品種齊全,并明碼表價的前提下,按商品交換的原則隨行就市,自愿選擇交易。 第三、 當照顧弱勢群體困難,服務政策適當向這類群體傾斜,以服務和管理杠桿,完善、健全殯葬市場。 第四、 把殯葬事業轉化為產業,用企業化的要求來處理勞動用工、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物資管理、設備更新等問題,形成自主經營、多勞多得、有獎有罰的良性機制。 三、把握機遇,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殯葬行業市場化 從現階段看,殯葬全面走向市場的時機尚未成熟,一系列原則、條例尚不夠完善成熟,殯葬服務管理機制、運行的服務手段、內容、方式、質量也不適應市場的競爭,殯葬市場化應循序漸進。 殯葬事業的市場化畢竟是歷史的潮流,適度放開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各殯葬部門要正視現實,適應形勢,鞏固陣地,挖掘空間,在放開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爭取主動權。對此,當前主要做好四篇文章: 其一,進一步加強殯葬隊伍建設,加大形勢任務宣傳,轉變思想觀念,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團結一心,以主人翁精神和行動,主動迎接挑戰。 其二,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殯葬事業單位的改制試點,從根本上解決機制問題。通過明晰產權,達到政企分開,以企業行為運作殯葬服務,使殯儀館真正成為競爭的主體。管理同服務分離,按責、權、利相對應、相統一的原則,制訂相應監督機制,確保管理不失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兼顧。 其三,進一步創造競爭的外部環境。以強有力的姿態去支持殯葬單位占領市場,管理市場,管好市場。依靠法規和政策的指導殯葬服務業改變現存不合理的經營,填補市場管理中的漏洞。做到民政部門主管殯葬行業不能變,厲行火化,深化殯葬改革力度不減,國家對殯葬行業的優惠政策不能變。 總之,挑戰與契機,壓力和鞭策并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全社會輿論壓力下,我國殯葬業走向市場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走向市場,如何才能增強我國殯葬行業的競爭 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喪葬需求。 我們必須從國家的利益,從行業的特點、職責、任務、目標出發,營造一個更為公平、更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殯葬服務環境和市場環境,把殯葬事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
||
|
版權所有 延安仙鶴嶺公墓 © 2011-2012 西安辦事處:西安市高新區高新三路財富中心D座2406室 陜ICP備:陜ICP備10001282號-3 園區地址:m.longhus.com 技術支持:無憂互聯 |